核心技术架构
高精度采样技术
电压采样精度常温(15-30℃)达1.5mV,极端温度(-40-85℃)误差控制在2.5mV,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15%;
电流采样精度5‰,基准温漂低至3ppm/℃,显著优于国际竞品(如TI、ADI等)的同类产品;
采用新型基准设计,解决漏电流对精度的干扰,支持长期稳定性。
菊花链通信架构
通过AP2710通信桥片实现菊花链回环架构,支持双向通信和62个节点级联,通信链路覆盖100米,降低系统复杂度;
集成高精度电流采样功能,无需外置电流检测芯片,简化PCB设计并降低成本。
智能均衡与安全设计
内置智能均衡技术,可延长电池寿命20%以上,降低热失控风险;
符合ASIL-D功能安全等级,通过AEC-Q100车规认证,抗浪涌、热插拔等指标达行业领先水平。
应用场景适配性
动力电池管理
支持7-14节电池组监测,覆盖乘用车、商用车及储能系统需求;
适应-40℃至85℃宽温域,满足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要求2。
系统级优化
与力高新能源联合开发,整合芯片设计与系统集成能力,优化散热、供电等长期可靠性问题136;
提供板级应用解决方案,加速客户产品上市周期。
对标国际竞品表现
技术突破与行业意义
国产替代关键进展
突破车规级BMS AFE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填补国内高精度AFE芯片空白;
采用全栈自研模式,覆盖IPD开发流程、车规认证到制造(联合中芯国际优化28nm工艺)的全链条能力。
生态协同创新
与BMS头部企业力高新能源深度合作,实现芯片定义与系统需求的高度匹配36;
推动国产BMS方案从“功能实现”向“性能对标国际”升级。
进入店铺